一、不了解說課時什么?目的是什么?
有些教師說課在朗誦,有些又是在讀課、背課,有些更是以上課方式進行說課!說課是什么呢?它旨在提高教師素質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教學研究活動是說給同行聽的,不是簡單介紹上課的內容,更不是上課給聽說課的人聽,明確這一點很重要??磳ο笤撝v的講,不該講的不講。
二、不規(guī)范:說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反思(課后說課需要)。
三、說課空洞,流于形式
(1)重理論,輕內容;有些教師將此誤解為:理論成分越多,說課含金量就越高。由此演變的說課成了教育理論堆砌的“大雜燴”。至于具體的教材該如何處理,具體的教學程序該如何設計,具體的教學內容該如何取舍等,則談及甚少。
(2)重方法、輕結合;科學的方法應與具體的文本內容、學生實際、教學需要等緊密結合起來,不能為方法而談方法。一些教師在說課中往往長篇累牘談的是這個教法或那個學法,缺少的是方法與內容的共存性與生成性,使空洞的方法異化成了標簽。
四、忽視學生分析
在說課中以教師自我為中心,極少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有一些教師,雖然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或重難點的確立方面考慮到了一些學生的因素,但在具體的教學程序中只談自己的設計、自己的愿望,至于學生該如何學、會學得怎樣等涉及得很少。這樣的說課由于是教師的一相情愿,所以缺乏具體生成的實用性、實效性。說課者要對所教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水平、學習態(tài)度、思想狀況、心理特點、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異,既了如指掌又細加分析。
案例1:
前:“這節(jié)課面對的是二年級的學生。學生幾乎學完了畫圖的基本工具的使用,班上的學生基本能使用各類工具畫出簡單的圖形。學生對計算機畫畫充滿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非常樂意、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但是,由于學生中存在著個體的差異,個別學生對老師講授的新知識接受能力會有差距?!?—摘自《神奇的刷子工具》初稿
后:“面對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他們能靈活使用鼠標,已經掌握 “多邊形”工具、“橢圓”工具、和“曲線”工具的使用,對計算機畫畫充滿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也很喜歡神秘而美麗的海洋。上節(jié)課學生用“多邊形”工具、“橢圓”工具、和“曲線”工具畫自己最喜歡的魚,學生畫出的魚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富有創(chuàng)意,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鋪墊。但是,學生對刷子工具還不了解、對本課的學習內容生疏?!薄浴渡衿娴乃⒆庸ぞ摺?/P>
前后兩者對比,你覺得如何?
五、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難點不突出:在說課過程中,無論是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還是說教學程序,其說好說透的基礎都在于找準教學目標,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因此,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定得準,就能為其說好課提供有力的支撐。如何在具體的說課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成為說課的重中之重。
案例2:
前:“教學目標
1、學會用刷子工具畫水草、花。
2、學會設計比較美觀、合理的畫面。
3、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畫畫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學會使用刷子工具畫水草、花。
教學難點:學會設計畫面?!?/P>
—摘自《神奇的刷子工具》
初稿后:
教學目標:
1、了解“刷子工具”的類型、特點。
2、知道“刷子工具”的作用。
3、掌握“刷子工具”的操作方法。
4、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畫畫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良好品質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刷子工具”的操作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正確選用各種類型的刷子工具。”
—摘自《神奇的刷子工具》
在目標的定位中一定要明確,一節(jié)課的目標是很具體的,是可以檢測的,我們應規(guī)范的使用目標的行為動詞。
六、缺乏學科特點,信息技術學科是屬于操作性含量很高的學科,有些內容的只通過講解是不容易講清楚的,如能結合具體的范例演示或是操作示范效果會更好,使聽者會一目了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