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從實地督查的情況看,企業(yè)對這兩年政府服務態(tài)度轉變普遍予以好評,不過對政府辦事效率仍有不少“吐槽”,認為是從“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變成了“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一些基層干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支持民間投資缺乏積極性。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中說道:“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為啊,必須嚴肅問責?!?/P>
為您整理總理原話:“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受到社會的監(jiān)督,公職人員要提高自律意識,以權謀公而不能謀私。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既要懲治亂作為,也反對不作為,庸政懶政是不允許的。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為啊,必須嚴肅問責。”
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實施以來,在“四風”問題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抵制了“慵懶散”現(xiàn)象,轉變了領導干部工作作風,但是有些地方卻只是做了面子工作,只是將“門難進、臉難看”變成了“門好進、臉好看”,而行動上卻沒有進步,“事難辦”反而變成了“事不辦”。
近期,“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多次出現(xiàn)在遴選公務員考試中,各位需要引以重視。就“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問題進行淺要解析,希望能對您參加2016年公務員遴選考試有所幫助。
一、原因分析
認為,導致“事不辦”的原因主要以下幾點:
第一點是為民服務意識薄弱。認為只要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就行了,心里只為領導服務;
第二點是簡政放權不徹底。一件事情看得見的審批少了,但看不見的門檻多了,資料和程序仍然相當繁瑣,有時甚至出現(xiàn)多個管理單位;
第三點是處罰力度不強。雖然各地都出臺了相關的效能監(jiān)督制度,但在執(zhí)行方面卻相對寬松,處罰流于形式化;
第四點是個別辦事群眾“任性”。自己明明不符合條件,因為利益驅使,偏要辦成事,不辦成就“鬧”,影響工作人員辦事積極性。
二、解決措施
認為,當下,要解決“事不辦”現(xiàn)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思想教育。通過“兩學一做”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政績觀,讓工作人員心系群眾;
二是加快簡政放權進度。理順權利清單、簡化審批要素,讓工作人員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
三是加大監(jiān)督處罰力度。總理的一句“必須嚴肅問責”如利劍刺向“為官不為”。必須不打折扣地執(zhí)行監(jiān)督制度,發(fā)現(xiàn)一起處罰一起,讓工作人員不懷僥幸之心;
四是加大干部保護力度。對于群眾“任性”事件,我們除了堅決抵制外,更應該做好干部的心理安撫工作,并確保其待遇和晉升不受影響。
在思想上杜絕“不辦事”,在體制上明確“辦啥事”,在監(jiān)督處罰上約束“事不辦”,在操作上維護“敢辦事”,那么才能“事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