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考試網:申論寫作案例分析模擬題"農村人"的現(xiàn)代印象
來源:易賢網 閱讀:712 次 日期:2016-12-07 14:20:5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事業(yè)單位考試網:申論寫作案例分析模擬題"農村人"的現(xiàn)代印象”,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材料:

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日前一項調查顯示,這些年來,51.2%的受訪者對“農村人”的印象改變了很多,然而,也有40.3%的受訪者認為,“農村人”的叫法仍然存在歧義,53.9%的受訪者認為“農村人”和“城里人”差距仍然很大。

很多時候,一個人是農村出身,還是城市出身,并非僅僅具有地理層面的意義,而往往直接被冠以進步還是落后的價值標簽。出身農村的人,哪怕日后做得很成功,其身后似乎也總是拖著一條無形的長尾巴,有意無意地做著“習慣性遮掩”的動作。“農村人”依舊在歧視與自認為受到歧視的泥淖中掙扎。

盡管51.2%的受訪者對“農村人”印象改變很多,但這種改變往往有個限度,即只是在道義上、情理上認為不該歧視農村。這其中,可能有出于道德自覺的主動體恤、理解,也有城鄉(xiāng)之間交流互動增多之后的觀念漸變。就像報道中提及的那些高校大學生,在接觸、了解到農民工真實生活狀態(tài)后,從心底里產生的震驚一樣。

現(xiàn)實社會中的各種困擾、難題,比如城市化的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權益受損問題、公共服務缺乏問題,等等,這些都可以在“農村人”那里找得到參照物。即便不能說農村人都是最終的受害者,但他們在其間的無力是顯而易見的。他們身處底層,在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定位時,往往也傾向于自卑,很難有其他社會群體那樣的自信。

盡管政府不斷加大對農村的投入,但總體而言,在交通、通訊、教育、衛(wèi)生、養(yǎng)老、文化等投入上,農村獲得的公共財政支持,依然很不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村的落后。

當下社會在價值評判標準上的過于單一、固化,也讓“農村人”不可能真正成為社會上值得羨慕的人群。富人與掌控權力資源的人符合這一評判標準。而“農村人”在以往還聊以自慰的勤勞、淳樸、善良,在新的富貴語境下,往往一錢不值。明面上看,數(shù)量龐大的農村人好像接受著方方面面的關注,而事實上,他們既沒有足夠的凝聚力,也缺乏忠實的代言者。很多時候,他們與權勢集團的博弈籌碼,只是微薄的土地和宅基地。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在《中國流動人口發(fā)展報告2013》中,稱我國流動人口已達到2.36億,每六人中就有一個是流動人口。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介紹,目前流動人口平均年齡約28歲,超過一半的勞動年齡流動人口是80后。越來越多的新生代流動人口來到城市,不僅為了打工掙錢,超7成人希望落戶城市,在城市謀求發(fā)展,并融入這個城市。

超7成人希望落戶城市,這很正常,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不希望生活的過的更好一些呢?超7成人希望落戶城市的背后是農村發(fā)展落后于城市7成,農村的生活幸福是城市幸福的三成。

問題:結合上述材料,聯(lián)系實際,分析“農村人是落后的代名詞”這一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

要求:簡潔、全面、準確、有條理,200字以內。

【解析】

原因:一是當今社會價值評判多以財富多少為標準,過于單一、固化,以至于農村人的“勤勞”“淳樸”“善良”等優(yōu)秀品質得不到認可,自我農村定位過于自卑。二是農村居住環(huán)境相對落后,諸如食品安全、權益受損失聲,公共服務缺乏等問題嚴重,而農村人無力改變這一局面是顯而易見的。三是政府對農村的公共財政支持相對不足,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的落后。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