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事業(yè)單位的熱點考察也是申論科目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2017年十大新聞熱詞中必有脫貧二字,2015年中國大約有7000萬人口仍處于貧困狀態(tài),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國取得了顯著成績,然而距離國家卻到2020年實現(xiàn)農村人口全部脫貧,仍然時間緊迫,任務繁重;自改革開放起,中國就一直面臨脫貧問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國家將要在2020年脫貧工作劃上完美句號,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
“脫貧”簡單理解即脫離貧困,解決溫飽問題,農村是貧困人口的集中所在地,幾年來國家對農村人口的扶持政策日漸完善,比如社會保障的日趨完善,轉移性支出不斷增加,但更多只是局限于表面扶貧,只扶面子,不扶里子,導致扶貧工作缺乏長效性,扶貧工作不僅要重視硬投入,更要軟環(huán)境的建設,特別是農村教育問題。
保證教育公平成為阻止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習近平指出,發(fā)展鄉(xiāng)村教育,讓每個鄉(xiāng)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xiàn)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讓貧困人口及其子女擁有自主脫貧的能力是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的良策,教育則是最有效的途徑。但是目前我國農村普遍存在教育資源缺乏,城鄉(xiāng)教育資源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各級政府要在教育經費投入、教育資源配置、學校招生、學費資助等各個方面向農村和經濟落后地區(qū)傾斜,讓每個農村孩子都能接受有質量的教育,幫助更多寒門學子完成學業(yè),從而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
保證教育公平,阻止貧困代際傳遞,實現(xiàn)脫貧目標,已經成為中國政府未來五年最重要的工作內容之一,通過做好貧困人口的短板,實現(xiàn)國富民強,縮小貧富差距,以脫貧實現(xiàn)共同富裕,進而全面實現(xiàn)小康社會,實現(xiàn)改革開放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