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農家書屋是為滿足農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農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農民實用的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閱讀視聽條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農村書屋的建立不僅符合國家“十三五”“推動全民閱讀”規(guī)劃綱要,這標志著我國政府對全民閱讀重視程度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綜合分析:
農家書屋的建設意義,讀書對于他個人而言就是精神的食糧。讀書可以成為心靈的雙翼,豐富人們精神生活;讀書更可以引來一泓清泉,滋潤社會美好未來。特別是農村地區(qū),“農家書屋”工程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群眾、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的重大工程。近年來,各地陸續(xù)開展了“農家書屋”建設工作,使之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道風景線,對滿足農民群眾文化需要、方便農民靠科技致富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是我們偉大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存在問題:
一是農家書屋在當地農村的認知度不高。有些地方的“農家書屋”,平時鮮有農民光顧,只有在迎接上級檢查時才“容光煥發(fā)”,成為形同虛設的空屋”。有許多農民還不知道“農家書屋”的目的和用途,宣傳力度不夠,不會主動到書屋學習。沒有固定的開放時間,沒有提供專門的圖書閱讀場地。二是圖書擁有量少,種類單一,不能滿足農民的要求。農村書屋中存在同一家書屋有20多冊相同的書,相同種類只是為了充數。有些地方配置的書根本就不適合當地的農民,比如,在高原地帶配置的書教你如何種藕,在四川配置的書教你如何種海帶等,沒有根據當地的需求選書,自然讀書使用率不高。三是農家書屋書記更新速度慢,不能緊跟社會熱點。四是農家書屋缺少專業(yè)的的圖書管理員。書屋衛(wèi)生難以保證,書籍損壞嚴重,
對策建議:
1.典型示范,輻射帶動,著力抓好鎮(zhèn)文化站農家書屋建設。通過示范、引領 、輻射各村(居)農家書屋建設,按照加強黨員干部學習、激發(fā)農民閱讀興趣,培養(yǎng)經常閱讀習慣,培養(yǎng)一批有基礎,高素質的讀書帶頭人,帶領其他農民愛讀書、讀好書。
2.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著力推進農家書屋建設。讓“農家書屋”“熱鬧”起來,充分利用村務公開欄、廣播、發(fā)放宣傳單等手段,讓農民了解書屋的好處。發(fā)揮群眾力量,招聘專職圖書管理人員,管理書屋,整理書籍。
3.科學地配置書籍,資源共享,切實發(fā)揮農家書屋的作用。過去書單的確定,更多是自上而下,很少傾聽農民的想法。未來,有必要有專人對農民的需求進行調研,給出建議名單。可以設立一個松散的專家委員會,由專家推薦適合農民讀、農民也讀得進去的書進書屋。這樣,更加具有針對性,讓農村書屋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