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專業(yè)所在系 | 專業(yè)名稱 | 學科類別 | 接收計劃 | 考核方法及成績構成 | 接受最低標準 | ||||
筆試(占總評成績比率20%) | 面試(占總評成績比率80%) | ||||||||
考核科目 | 參考書目 | 備注 | 面試基本內容 | 備注 | |||||
機電工程系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5 | 工程制圖 | 圖學基礎教程 | 成績要求60分以上 | 基礎知識掌握,考生綜合素質 | 筆試成績60分以上 | |
(譚建榮 主編) |
說明:
一 考核大綱及考核方案詳見附件。
二 對于已經修學《工程制圖》類課程的專業(yè)的學生,可免于筆試。筆試成績以該課程第一學期期末成績?yōu)闇省?/P>
三 申報資格與條件:
除滿足學院關于轉專業(yè)相關要求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未因考試作弊等原因受過處分。
2、轉專業(yè)學生原則上應為本科一年級在讀學生。
3、轉專業(yè)學生專業(yè)排名原則上應在30%以內,其中高等數學和大學英語成績達到70分以上。
申報資格與條件
除滿足學院關于轉專業(yè)相關要求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未因考試作弊等原因受過處分。
2、轉專業(yè)學生原則上應為本科一年級在讀學生。
3、轉專業(yè)學生專業(yè)排名原則上應在30%以內,其中高等數學和大學英語成績達到70分以上。
機電工程系轉專業(yè)學生面試基本內容
面試評委會主要由系部領導、相關教研室主任、專業(yè)負責人及骨干教師組成,人數5-9人,成績采用百分制。面試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答辯表現(占40%)
1.自我介紹
2.專業(yè)認識
4基本文化素質
5.考生特長
6.專業(yè)排名情況
二、學業(yè)成績(占60%)
考生第一學年主要課程成績:大學英語、高等數學。
機電工程系轉專業(yè)學生筆試基本內容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筆試考試內容為《工程制圖》課程,參照該專業(y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相應課程大綱要求進行考核。考試參考教材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譚建榮等主編的《圖學基礎教程》,考核內容為第2、4、5、7章節(jié),相應課程大綱附后。
對于已經修學《工程制圖》類課程的專業(yè)的學生,可免于筆試。筆試成績以該課程第一學期期末成績?yōu)闇省?/P>
考核成績合格線為60分。
工程制圖
學時數:120 學分:6
一、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標
工程制圖是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yè)一門必修的技術基礎課程,既有系統(tǒng)理論又有較強實踐。該課程旨在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空間思維和設計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質和實踐能力,使其獲得工程師初步訓練。本課程研究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制圖能力、空間思維能力、構形設計能力和計算機設計繪圖能力,為學生學習后繼課程和完成課程設計與畢業(yè)設計奠定基礎。
二、課程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1.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主要內容:制圖基礎知識與工具;繪圖步驟;幾何作圖。
基本要求:重點理解制圖基本規(guī)定(圖紙幅面、比例、字體、圖線、剖面符號、尺寸注法),標題欄等機械制圖常用國家標準。掌握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徒手繪圖的基本方法。掌握制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掌握幾何圖形畫法(含直線與圓弧連接,圓弧與圓弧連接)。
2.投影理論*
主要內容:投影法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平面的投影及其相對位置。
基本要求:了解投影法的概念、分類,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重點掌握點、直線、平面的各種表示方法以及各種位置的投影特性。掌握直線上的點的投影特性。掌握線面及面面的相對位置及其投影規(guī)律。理解各種圖解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軌跡法和逆推法、輔助平面法、投影變換法,了解輔助球面法。
3.立體的投影
主要內容:基本立體、組合體的投影
基本要求:重點掌握平面立體和常用曲面立體(圓柱、圓錐、圓球)的表示法。掌握立體表面上取點和線的方法。理解平面與立體表面相交及兩基本立體表面相交的作圖原理,重點掌握表面取點法,初步掌握輔助平面法,了解輔助球面法。掌握組合體視圖的讀圖、繪制方法及標注尺寸的方法。
4.形體表達與構思*
主要內容:軸測圖、機件的常用表達方法、形體表達與構思
基本要求:掌握軸測投影的基本知識;掌握正等軸測投影圖的作圖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斜二軸測投影圖的作圖原理和作圖方法。掌握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局部放大圖等表達方法和常用簡化畫法。了解第三角畫法。理解形體構思和看圖思維的基本方法。
5.工程圖的繪制與閱讀*
主要內容:零件圖和裝配圖
基本要求:了解零件圖的作用與內容。能以結構-功能分析為核心掌握零件圖的視圖選擇、尺寸注法和常用的技術要求;掌握零件的常見結構和常用零件的讀圖方法;掌握螺紋及螺紋連接件的規(guī)定畫法及標注。基本掌握直齒圓柱齒輪的規(guī)定畫法及嚙合畫法。掌握銷、滾動軸承的畫法與規(guī)定標記。初步建立產品設計的工程概念,理解裝配圖的本質,掌握由零件圖拼畫裝配圖以及裝配圖的讀圖方法。
6.計算機繪圖*
主要內容:應用典型繪圖軟件AutoCAD繪制圖形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計算機繪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AutoCAD繪圖基本操作流程,掌握應用基本二維繪圖命令和編輯命令繪制零件圖和中等難度部件的裝配圖。
三、課內實踐教學內容及要求
1.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主要內容: 線型練習和圓弧連接
基本要求:熟悉常用制圖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掌握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常見的幾何作圖方法。
2. 立體的投影
主要內容: 組合體視圖
基本要求:掌握組合體視圖的繪制及尺寸標注方法。根據給定組合體立體圖能畫出該組合體的三視圖(三維到二維);根據三視圖能想象組合體形狀(二維到三維);根據組合體能進行尺寸標注。
3. 形體表達與構思*
主要內容: 機件的常用表達方法、形體構思
基本要求:掌握形體結構表達基本方法、零件表面交線表達方法、形體構思基本方法。要求能根據機件的形狀選用合適的表達方法,能根據形體結構特征理解構型方法。
4.工程圖的繪制與閱讀*
主要內容: 零件圖和裝配圖
基本要求:掌握螺紋、螺紋緊固件及其連接的規(guī)定畫法,從結構-功能分析理解零件圖和裝配圖的作用與內容、零件圖與裝配圖之間的關系,能正確繪制和閱讀零件圖、裝配圖。
5.計算機繪圖*
主要內容:繪制二維圖形的基本方法,簡單三維造型
基本要求:了解計算機繪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AutoCAD繪圖操作流程,并能繪制零件圖和裝配圖;能進行簡單三維造型。
四、學時分配及教學方式
序號 | 課程內容 | 理論教學 | 課內實踐教學 | 課時小計 | 備注 | |||
課時數 | 教學方式 | 課時數 | 教學方式 | 實驗性質 | ||||
1 | 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 2 | 課堂教學 | 2 | ||||
2 | 投影理論* | 10 | 課堂教學 | 10 | ||||
3 | 立體的投影 | 10 | 課堂教學 | 10 | ||||
4 | 形體表達與構思* | 12 | 課堂教學 | 12 | ||||
5 | 工程圖繪制與閱讀* | 26 | 課堂教學 | 26 | ||||
6 | 計算機繪圖* | 8 | 課堂教學 | 20 | 上機 | 驗證性 | 28 | |
7 | 習題課 | 32 | 課堂教學 | 32 | ||||
合計 | 100 | 20 | 120 |
五、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作為工程界的語言,以數學的立體幾何為基礎,為后續(xù)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及畢業(yè)設計打下必要的基礎。
六、建議教材及教學參考書
教材:
[1] 譚建榮.《圖學基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第二版及配套習題集
[2] 陸國棟.《圖學應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第二版
教學參考書
[1] 陸國棟.《工程制圖解題指導與學習引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第一版
[2] 大連工程畫教研室.《畫法幾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第五版及配套習題集
[3]大連工程畫教研室.《機械制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第五版
[4]同濟大學.《機械制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第五版及配套習題集
七、幾點說明
1.本課程課內實踐教學包括儀器繪圖、徒手繪圖和計算機繪圖,
2.采用多媒體教學,加強理論聯系實際
通過大量實例的分析,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實現從實物到圖形,又從圖形到實物的多次飛躍,從而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抽象的空間想象和表達能力。為了更有效地達到這一目的,本課程絕大部分課時應采用多媒體教學,使多種多樣的實物能逼真地顯示出來。同時,多媒體實例的應用可以大大減少課堂上畫圖的板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3. 加強基本作圖技能的訓練
儀器繪圖是作圖技能的基礎,而計算機繪圖作為一種迅速發(fā)展的現代繪圖方法,學生學會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基本做圖注意協調儀器繪圖、計算機繪圖和徒手繪圖等基本作圖技能的綜合培養(yǎng)。
4.因教材選用浙江大學譚建榮等編寫的工程制圖教程,標有*的部分在兩個學期內完成,第一學期以基礎知識為主,第二學期從結構-設計角度綜合提高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