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酸伊立替康注射液藥品使用說明書 | |
產品名稱 | 鹽酸伊立替康注射液 |
英文名稱 | Irinoteca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
用途分類 | 胃腸疾病類/其它 |
主要成份 | 鹽酸伊立替康的分子式為C33H39CIN4O6 分子量為623,15 |
用 途 | 成人轉移性結直腸癌 |
用法用量 | 對于經含5-氟尿嘧啶化療方案治療失敗的患者本品可做為二線治療 |
用法用量 推薦劑量 : 350 mg/m2 靜脈滴注30-90分鐘 每3周用1次 劑量調整 : 對于無癥狀的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中性粒細胞計數<500/mm3) 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fā)熱或感染(體溫> 38℃ 中性粒細胞計數小于等于1,000/mm3) 或嚴重腹瀉(需靜脈輸液治療)的病人 下周期治療劑量應從350 mg/m2減至300 mg/m2 若這一劑量仍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或如上所述的與中性粒細胞減少相關的發(fā)熱及感染 或嚴重腹瀉時 下一周期治療劑量可進一步從300 mg/m2減量至250 mg/m2 延遲給藥 : 患者中性粒細胞計數未恢復至1500/mm3以上前請勿使用本品 當患者曾出現過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或嚴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如腹瀉 惡心和嘔吐時 本品的使用必須推遲到這些癥狀 尤其是腹瀉完全消失為止 療程 :本藥應持續(xù)使用直到出現客觀的病變進展或病人難以承受的毒性時停藥 肝功能受損的患者 : 當患者的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上限的1-1.5倍時 發(fā)生重度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可能性增加 對該人群應經常進行全血細胞計數 當患者的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上限的1.5倍時 不可用本品治療 腎功能受損的患者 : 本品不宜用于腎功能不良的患者 這方面的研究尚未開展 老年人 : 未對老年人進行過特殊藥代動力學研究 但是 由于老年人各項生理功能 尤其是肝功能的減退機率很大 選擇劑量時須謹慎 | |
產品說明 | 【藥理作用】 |
本品的活性成分為鹽酸伊立替康三水化合物 賦形劑包括 :山梨糖醇 乳酸和注射用水 溶液的pH值用氫氧化鈉調到3.5 本品為抑制細胞生長的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L-抗腫瘤和免疫抑制劑) 伊立替康是喜樹堿的半合成衍生物 能特異性抑制DNA拓撲異構酶I 它在大多數組織中被羧酸酯酶代謝為SN-38 而后者作用于提純的拓撲異構酶I的活性比伊立替康更強 且對幾種鼠和人腫瘤細胞系的細胞毒性也強于伊立替康 SN-38或伊立替康可誘導單鏈DNA損傷 從而阻斷DNA復制叉 由此產生細胞毒性 這種細胞毒性是時間依賴性的 并特異性作用于S期 在體外實驗中 并未發(fā)現伊立替康和SN-38可被P-糖蛋白MDR有效識別 且顯示出對阿霉素和長春花堿耐藥的細胞系仍有細胞毒作用 另外 在體內實驗中 伊立替康對鼠腫瘤模型顯示了廣譜的抗瘤活性(PO3胰導管腺癌 MA-16/C乳腺癌 C38和C51結腸腺癌) 并有抗人異種移植腫瘤的活性(CO-4結腸腺癌 MX-1乳腺癌 St-5和SC-6胃腺癌) 伊立替康對表達P-糖蛋白MDR的腫瘤(長春新堿和阿霉素耐藥的P388白血病)也有抗瘤活性 本品除具有抗腫瘤活性外 最相關的藥理學作用為抑制乙酰膽堿酯酶 臨床資料 :臨床試驗在超過980例經含5-FU方案化療失敗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進行 本品的療效在其中76例患者中得到評估 這些病人在進入試驗時 病例記載5-FU方案化療后仍出現病變進展 | |
經765例觀察發(fā)現 在使用推薦劑量350 mg/m2本品時 有一些可能與使用本品有關的不良反應 胃腸道 :遲發(fā)性腹瀉 - 腹瀉(用藥24小時后發(fā)生)是本品的劑量限制性毒性反應 在所有聽從腹瀉處理措施忠告的患者中有20%發(fā)生嚴重腹瀉 出現第一次稀便的中位時間為滴注本品后第5天 有個別病例出現偽膜性結腸炎 其中1例已被細菌學證實(難辨梭狀芽胞桿菌) 惡心與嘔吐 :使用止吐藥后10%患者發(fā)生嚴重惡心及嘔吐 其他胃腸反應 :腹瀉及/或嘔吐伴隨脫水癥狀已有報導 少于10%的患者發(fā)生與本品及/或氯苯哌酰胺治療有關的便秘 少見發(fā)生腸梗阻報道 其他輕微反應如厭食 腹痛及粘膜炎 血液學 :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是劑量限制性毒性 78.7%的患者均出現過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嚴重者(中性粒細胞計數< 500/mm3)占22.6% 在可評價的周期內 18%的患者出現中性粒細胞計數<1,000/mm3 其中7.6%中性粒細胞計數< 500/mm3 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是可逆的和非蓄積的 到最低點的中位時間為8天 通常在第22天完全恢復正常 6.2%的患者(按周期為1.7%)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合并發(fā)熱 10.3%的患者(按周期為2.5%)出現感染 ;5.3%的患者(按周期為1.1%)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引起的感染 2例死亡 貧血的發(fā)生率為58.7%(其中8%血紅蛋白< 8 g/dL ;0.9%血紅蛋白< 6.5 g/dL) 7.4%的患者(按周期為1.8%)出現血小板減少癥(< 100,000/mm3) 其中0.9%血小板計數小于等于50,000/mm3 按周期為0.2%) 幾乎所有患者均在第22天恢復 在上市后使用中 曾報道一例因抗血小板抗體導致外周血小板減少癥的病例 急性膽堿能綜合征 :9%的患者出現短暫 嚴重的急性膽堿能綜合征 主要癥狀為 :早發(fā)性腹瀉及其他癥狀 例如用藥后第一個24小時內發(fā)生腹痛 結膜炎 鼻炎 低血壓 血管舒張 出汗 寒戰(zhàn) 全身不適 頭暈 視力障礙 瞳孔縮小 流淚及流涎增多 以上癥狀于阿托品治療后消失 其他副作用 :早期的反應如呼吸困難 肌肉收縮 痙攣及感覺異常等均有報道 少于10%的患者出現嚴重乏力 其與使用本品的確切關系尚未闡明 常見脫發(fā) 為可逆的 12%的患者在無感染及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情況下出現發(fā)熱 輕度皮膚反應 變態(tài)反應及注射部位的反應盡管不常見 但也有報道 實驗室檢查:血清中短暫 輕至中度轉氨酶 堿性磷酸酶 膽紅素水平升高的發(fā)生率分別為9.2% 8.1% 1.8%(指在無進展性肝轉移的患者) 7.3%的患者出現短暫的 輕至中度血清肌酐水平升高 | |
禁用于有慢性腸炎和/或腸梗阻的患者 對鹽酸伊立替康三水合物或本品中的賦型劑有嚴重過敏反應史的患者 孕期和哺乳期婦女 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上限的1.5倍的患者 嚴重骨髓功能衰竭的患者和WHO行為狀態(tài)評分> 2的患者 警告:本品應在專業(yè)使用細胞毒化療藥物的單位 并在有經驗的腫瘤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考慮到不良反應的性質及發(fā)生率 對以下患者應在充分權衡治療帶來的好處及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后再選用本藥 : 患者具有危險因素 特別是WHO行為狀態(tài)評分=2 在一些罕見的情況下 患者被認為不愿遵守有關不良反應處理措施的忠告 (當遲發(fā)性腹瀉一旦發(fā)生 需立即和持續(xù)給予大量液體及抗腹瀉治療) 建議醫(yī)院應對這類患者嚴格管理 本品不能靜脈推注 靜脈滴注時間亦不得<30分鐘或>90分鐘 遲發(fā)性腹瀉 : 在使用本品24小時后及在下周期化療前任何時間均有發(fā)生遲發(fā)性腹瀉的危險 靜脈滴注本品后發(fā)生首次稀便的中位時間是第5天 一旦發(fā)生應馬上開始適當的治療 既往接受過腹部/盆腔放療的患者 基礎白細胞升高及行為狀態(tài)評分大于等于 2的患者 其腹瀉的危險性增加 如治療不當 腹瀉可能危及生命 尤其對于合并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患者更是如此 一旦出現第一次稀便 患者需開始飲用大量含電解質的飲料 并馬上開始適當的抗腹瀉治療 這種抗腹瀉治療應由使用本品的單位來進行 出院的患者應攜帶一定數量的藥物以便腹瀉發(fā)生時及時治療 目前 推薦的抗腹瀉措施為 :高劑量的的氯苯哌酰胺(2 mg/2小時) 這種治療需持續(xù)到最后一次稀便結束后12小時 中途不得更改劑量 此藥有導致麻痹性腸梗阻的危險 故所有患者以此劑量用藥一方面不得少于12小時 但也不得連續(xù)用藥超過48小時 除抗腹瀉治療外 當腹瀉合并嚴重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粒細胞計數<500/mm3)時 應用廣譜抗菌素預防性治療 除用抗菌素治療外 當出現以下癥狀時應住院治療腹瀉 :腹瀉同時伴有發(fā)熱 嚴重腹瀉(需靜脈補液) 開始高劑量的氯苯哌酰胺治療48小時后仍有腹瀉發(fā)生 氯苯哌酰胺不應用于預防給藥 甚至前一周期出現過遲發(fā)性腹瀉的患者也不應如此 出現嚴重腹瀉的患者在下個周期用藥應減量 血液學 : 在本品治療期間 每周應查全血細胞計數 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體溫超過38℃ 中性粒細胞計數小于等于1,000/mm3)應立即住院 靜脈滴注廣譜抗菌素 只有當中性粒細胞計數大于等于1,500/mm3 方可恢復使用本品治療 當患者出現嚴重 無癥狀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500/mm3) 發(fā)熱(體溫超過38℃) 或感染伴中性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計數<1,000/mm3) 應減量 對出現嚴重腹瀉的患者 因其感染的危險性及血液學毒性會增加 應做全血細胞計數 肝損害 : 治療前及每周期化療前應檢查肝功能 肝功能不良患者(膽紅素在正常值上限的1-1.5倍 轉氨酶超過正常值上限的5倍時)出現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及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危險性很大 應嚴密監(jiān)測 本品不能用于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上限1.5倍的患者 惡心與嘔吐 : 每次用藥治療前應預防性使用止吐藥 本藥引起惡心 嘔吐的報道很常見 嘔吐合并遲發(fā)性腹瀉的患者應盡快住院治療 急性膽堿能綜合征 :若發(fā)生急性膽堿能綜合征(早發(fā)性腹瀉及其他不同癥狀如出汗 腹部痙攣 流淚 瞳孔縮小及流涎) 應使用硫酸阿托品治療(0.25 mg皮下注射) 有禁忌證者除外 對氣喘的患者應小心謹慎 對有急性 嚴重的膽堿能綜合征患者 下次使用本品時 應預防性使用硫酸阿托品 | |
與其他抗腫瘤藥物一樣,本品在準備和操作時都需謹慎。眼鏡、口罩、手套等都是必需的。如本品溶液或輸注的溶液接觸到皮膚,應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沖洗。如本品溶液或輸注的溶液接觸到粘膜,應立即用清水沖洗。 靜脈輸液前的準備 :與其他注射用藥一樣,本品溶液的準備需遵循無菌原則。用校準的注射器從小瓶中抽取所需劑量,注入裝有0.9%氯化鈉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的250 mL輸液袋或瓶中,用手搖晃使之完全混勻。本品滴注液應輸入外周或中央靜脈。不可靜脈推注,輸液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亦不得超過90分鐘。請勿與其他藥物混合輸注。 處置 :所有用于稀釋或輸注的材料的處置均需按照細胞毒藥物的標準處理程序進行。 對駕駛和操作機器能力的影響 : 在使用本品24小時內,有可能出現頭暈及視力障礙,因此,建議當這些癥狀出現時請勿駕車或操作機器。 老年人 : 出于各項生理功能的減退機率很大,尤其是肝功能減退,因此對老年患者選擇本品劑量時應謹慎。 腸梗阻患者 : 禁用本品,直至腸梗阻緩解后方可使用。 腎功能不良的患者 :對這類人群的研究尚未開展。 對妊娠與哺乳的影響 : 關于妊娠婦女使用本品尚無報道。在兔和大鼠實驗中發(fā)現有胚胎毒性,胎兒毒性及致畸性。因此,妊娠期間不能使用本品。育齡婦女在接受本品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后至少3個月應采取避孕措施,應避免懷孕。在哺乳大鼠的乳汁中發(fā)現C-伊立替康,但目前尚無法證實伊立替康是否也會從人類乳汁分泌。但因為可能對哺乳嬰兒造成的不良反應,在使用本品期間應停止母乳喂養(yǎng)。 | |
過量處理 目前尚無過量報道。I期研究中,在嚴密觀察下劑量曾高達750 mg/m2,最顯著的不良反應是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和腹瀉。因而,以防使用過量,應在??漆t(yī)院治療。目前尚無已知的本品解毒劑。 | |
關于本品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尚無這方面的臨床研究 伊立替康與神經肌肉阻滯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視 具有抗膽堿脂酶活性的藥物可延長琥珀膽堿的神經肌肉阻滯作用 非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滯劑可能被拮抗 | |
【貯藏方法】未開瓶的藥品儲存期為36個月。本品溶液內不含抗菌防腐劑,故一旦溶解稀釋后應立即使用。如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如在層流工作臺上)進行溶解、稀釋,本品溶液在首次打開后可在室溫下保存12小時,在2-8°C保存24小時。小瓶裝本品靜脈滴注濃縮液需避光保存。 |
更多信息請查看胃腸疾病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