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時限12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分析駕馭材料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30分鐘,作答9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論要求依次作答,答案書寫在指定的位置。
二、材料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農村文化建設取得很大的成績,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較大改善,農村文化建設呈現良好的發(fā)展局面。但總體上看,農村文化建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fā)展還不相適應,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可以說,農村還是我國文化建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材料1
(1)記者近日在農村采訪時發(fā)現,農村喪葬攀比性消費導致一個普通農民的葬禮就能消費掉一個普通農戶一年的純收入,葬禮消費和人情債成了農民經濟生活的一個沉重負擔,亟須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河北藁城市一位71歲的農村老人張某不久前去世,他的4個生活拮據的兒子集資為他操辦了一個體面的喪事,除去買棺材、火化、搭靈棚外,加上請戲和放電影、擺筵席等,總共花銷4410元。同時,張家辦喪事,收取了親友和村民送的7970元禮金。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類似這樣“一家死人,全村舉喪”的現象在當地非常普遍,有的農戶甚至變賣耕牛和生產工具操辦喪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科研處處長杜志雄說:重生重死是中國文化傳統的一部分,農民操辦白事是維持鄰里關系的一種方式,是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舉辦葬禮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比排場、比體面,而是為了寄托對死者的哀思。但如果因操辦白事而增加農民自身負擔影響了生產的投入,則是民俗文化的扭曲,和目前我國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的大背景也是格格不入的。
由于基層文化的缺失,一些封建迷信活動正在悄悄入侵山區(qū)百姓的生活,山西省興縣康寧鎮(zhèn),去年曾出現了一些宣揚諸如“哭就能升天”、“一人每天吃二兩飯就行”的邪教。一個叫高利春的村民告訴記者:“我們村,還有鄰村的一些婦女、老人沒事的時候就聚在一起練功,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去山上吸氣(吸收仙氣),大家圍在一起又哭又唱,說是能強身健體,僅我們村練功的人就近500人?!笨祵庢?zhèn)黨委書記牛貴崇說:“村里要集資辦點公益性事業(yè),很難收錢,村里許多人都不愿意交,但那些邪教的錢村里人交得都很積極?!?/P>
(2)每年的農閑時節(jié),農村很多地方都要舉辦物資交流會等經濟活動,每當此時就有草臺班子上演“艷舞”(媒體已經多次報道批評),可謂屢見不鮮,屢禁不止。究其原因當然是不法分子受利益驅動所為;為什么又有那么多農民兄弟爭著去“欣賞”,甚至趨之若鶩呢?我看主要是因為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還不夠豐富、太單調,在很多農村可以說根本談不上有什么文化娛樂活動。
事實上,正是由于監(jiān)管缺位,才加劇了低俗的甚至是色情的文化向農村不斷蔓延。在湖南省懷化市侗文化城,一個每年接待游客數萬人的文化旅游景點,如今竟有多人打著娛樂的旗號,干著色情勾當。據附近村民反映,以前這里曾因搞色情活動被曝光過一次,現在又死灰復燃了。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農村文化建設。但記者最近在安徽、江蘇等省一些農村采訪時發(fā)現,當前,農民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現象仍普遍存在,農村文化建設停滯不前,有的地方還在滑坡。
在不少地方,鄉(xiāng)鎮(zhèn)電影放映隊紛紛解散,機器設備閑置生銹,農民常年看不到電影。不少地方的基層文化站因運轉困難,已經形同虛設。山西呂梁市某鎮(zhèn)文化站在全縣算較好的文化站,但現在屋內灰塵滿地,設施塵封已久。站長說:“平時就是我在這里練練字,也沒什么活兒?!奔词乖诮洕鄬^發(fā)達的地區(qū),有的縣市10多年前許多村里都有自己的文藝宣傳隊,吹拉彈唱全是農民,而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這樣的演出了。
(4)中國農業(yè)出版社是出版“三農”圖書的主力軍。該社圖書營銷部主任楊連增說,出版社每年出版新書1000種左右,加上重印的約800種,“三農”圖書品種不可謂不多,但大多數圖書發(fā)行量很不容樂觀,許多書籍出來沒幾天就進了倉庫。
一邊是出版社“三農”圖書積壓,另一邊卻是許多農民家里無書可讀。廣西隆安縣城廂鎮(zhèn)寶塔村,是一個有1800多人口的種植大村。村支書余××是種植大戶,每年僅龍眼、板栗等收入超萬元。但他家里唯一一本《龍眼高產栽培技術》,還是2002年在縣城新華書店買的。
該縣新華書店經理說:“三農”圖書在書店圖書種類中所占比例不到1/3。
造成出版社圖書積壓,許多農民家里又無書讀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出版環(huán)節(jié)和發(fā)行渠道上。就出版環(huán)節(jié)而言,許多農民反映有的“三農”圖書讓人“看不懂”、“用不上”。
(5)“農閑沒事干,不打牌干什么?”記者在西安市長安區(qū)新一村及小新村問及村民為什么喜歡賭博時,有些村民竟這樣回答。由此可見,文化生活匱乏是導致新一村賭博成風的根源之一。村民三三兩兩地坐在村頭及自己家門口聊天。他們告訴記者,農閑時,都不知道該干啥才好,打牌成了他們最好的消遣方式。婦女們打打麻將,一般輸贏也就是幾元錢,但男人們覺得打幾元錢沒意思,用“二八杠”賭錢才過癮,“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夠刺激”。加上村里及其他部門制止不力,遂使賭風盛行。只有從慢慢健全農村社區(qū)建設、完善村務管理制度、豐富農民業(yè)余精神生活等方面人手,才能從根子上杜絕農村的賭風。村民們還說,現在還不是賭博的興盛期,到了冬天,村民們無所事事,賭博情況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