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事業(yè)單位考試申論熱點“鄉(xiāng)土文化”新時期下的傳承和發(fā)展
來源:易賢網 閱讀:601 次 日期:2016-05-03 09:29:5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6年事業(yè)單位考試申論熱點“鄉(xiāng)土文化”新時期下的傳承和發(fā)展”,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背景鏈接】

2015年12月,四川省統(tǒng)計局對成都、綿陽等9個城市進城務工人員調查顯示,53.8%的受訪者不愿將農村戶口轉為城鎮(zhèn)戶口。

當前,全國城鎮(zhèn)化率已接近55%,但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不足4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率,就是要著力打破農民進城的種種體制障礙,讓他們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戶”。

【綜合分析】

從經濟角度分析,農民工不愿農轉非是由于:

一是覺得城市生活成本高,尤其是買不起房;

二是不愿放棄農村的土地承包權;

三是認為農村戶口與城鎮(zhèn)戶口差別不大;

四是缺乏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支撐。

可見,53.8%的進城務工人員,不愿“農轉非”,既想在城市落戶,又不愿意放棄農村戶籍,這是一種糾結的心態(tài),也是他們內心情感的真實反應。一方面,他們難舍故土情結,視農村為自己的“根據地”;另一方面,他們“挺進”城市,竭力占領屬于自己的一塊“陣地”,一旦“陣地”失守,便返回“根據地”,重新過上“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雖然日子清貧,卻有地可耕,溫飽無恙。

文化融入是影響“農轉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對策措施】

引導農民工“農轉非”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有賴于打“組合拳”。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民工進城落戶的后顧之憂;加快土地流轉,推進規(guī)模農業(yè);鼓勵城市房產商降價“去庫存”,讓部分農民工買得起房等等。要保障這些“組合拳”切實有效,最為關鍵的是要促進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均衡發(fā)展。在現代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中,考慮到鄉(xiāng)土文化的一些特點,更加注重人的交流和生活。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