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標
本考試大綱適用于浙江海洋大學院農業(yè)碩士專業(yè)學位專業(yè)考試科目考試(加試)。要求考生深刻理解考生對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掌握經濟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初步具有運用現代經濟學的基本觀點、原理和方法進行經濟分析的能力。
二、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20%)、簡答題(30%)、計算題(30%)、案例分析題(20%)共計100分。
2、內容結構
需求與供給(20%)、消費者、生產者與市場效率(10%)、企業(yè)行為與產業(yè)組織(20%)、宏觀經濟學數據(20%)、失業(yè)與通貨膨脹(15%)、短期經濟波動(20%)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基本概念及均衡價格的計算;
效用論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礎上提出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利用預算約束線和無差異曲線作工具,分析消費者選擇商品的均衡點。利用價格效應和由之引起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說明比較靜態(tài)分析模型。
生產論:利用生產函數說明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其中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是相當重要的分析工具。利用成本方程和等產量曲線分析生產者長期和短期中的行為選擇。
成本論:成本的概念,利用成本曲線分析生產者長期和短期中的行為選擇。
完全競爭市場,分析完全競爭行業(yè)的短期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分析完全競爭行業(yè)的長期需求曲線和長期供給曲線。并分別得出它們的均衡狀況。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需求方面,根據完全競爭和不完全競爭要素市場需求狀況,分析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及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根據完全競爭和不完全競爭要素市場供應狀況,分析生產要素的供給原則,分析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土地市場的需求和供給狀況。
國民收入核算,國民生產總值的含義;用支出法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核算中五個總量的關系;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的關系。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均衡產出的概念、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以及變動、乘數理論、三部門四部門經濟中均衡產出的決定以及各種乘數。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失業(yè)的含義、自然失業(yè)率、失業(yè)的經濟學解釋、奧肯定律、通貨膨脹的含義與描述、通貨膨脹的成因、通貨膨脹的經濟后果。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影響、財政政策的效果、貨幣政策的效果。
宏觀經濟政策實踐:經濟政策目標、財政的構成與財政政策工具、自動穩(wěn)定與斟酌使用充分就業(yè)預算盈余與財政政策方向、貨幣政策及其基本工具、貨幣創(chuàng)造乘數。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總需求曲線、總供給曲線的含義及其推導、長期和短期在國民收入決定中的特殊含義。